close

index_09.jpg 當顧客不再只是「顧客」/ 邱奕嘉

在企業管理的領域中有一句名言:「顧客永遠是對的,若有錯,請看前一句。」滿足顧客、創造忠誠一直是企業經營者奉為圭臬的管理哲學。然而,顧客對企業而言,僅是付錢的人嗎?

本書作者郝傑夫提出了新穎的「群眾外包」觀點,打破了從屬身分的限制—企業負責製造與銷售,顧客負責選擇與消費。他認為,顧客與企業的關係不再只是供需關 係,顧客除了付錢,也可以透過其他管道參與經營;若經過細心的規劃與設計,他們甚至可以成為企業的重要策略夥伴。

書中援引許多事例,闡述企業如何善用群眾的智慧,解決實際技術發展或經營的問題。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—Threadless,說明群眾如何參與產品設計,並形成一個完整的社群。

在過程中,公司無須擔心產品設計無法滿足顧客需求,也不必擔心訂單不足,因為產品內容是由消費者決定,生產量也依社群人數進行預估。這種顧客參與的模式, 徹底將企業從閉門造車的困境中解放出來。無獨有偶的,這樣廣徵民意、大開源流的運作模式,在台灣也悄然成形。

「Fashion Guide」本來只是一個以女性網民為訴求的網站,讓大家交換時尚資訊、分享美妝使用心得的平台。但是隨著發問者及分享者的不斷增加,竟然匯聚成一股極大 的力量,甚至對各項產品的評鑑已具備市場指標性的作用。本來不涉及商業行為的討論與投票,因為具備公信力而吸引化妝品公司的注意。保養品公司發現在網路終 端機的背後,有一群女性消費者並不會親身臨櫃試用產品,她們卻利用網路上的資訊與推薦選擇產品。而這些網民們不吝在網路上回饋她們「最真實」、「最個人 化」的使用心得,成為公司改良產品的珍貴資訊。

如今,Fashion Guide的網民們因為集體貢獻所需的情報,形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,保養品公司反而主動提供更為優惠的價格給Fashion Guide。而Fashion Guide也成為女性網友購物諮詢的最佳搜尋引擎。這就是群眾外包的真實意涵——眾人包辦,包辦眾意。

傳統上,企業往往容易因為「非我發明」的因素,不願意接受外界的點子,但試想,若窮組織之力都無法解決,一味保守地堅持下去,更不可能有創新的想法出現; 若能透過外部的力量,以不同的觀點檢視問題,說不定能夠柳暗花明,出現新的效果。過去很多的實例都透露出,最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,往往是你最想不到的人。 與其讓同一群人在迷宮中虛繞圈子,無路可出,不如引進他力,利用群眾智慧,為自己突破混沌,另覓光明。

顛覆傳統、創造新境
群眾外包的概念也顛覆了傳統的人才觀。過去仰賴所謂有履歷、有證照的專業人士,有標籤、有身分的公司員工,責無旁貸地以解決公司問題為己任。串連勞方與資 方的就是金錢利益關係。但是群眾外包的運作潮流帶出了一票「業餘行家」。他們的熱情與專業,讓他們心甘情願成為共構的一分子,付出時間與心血,卻不一定唯 利是圖,也許只是單純享受完成的滿足感。長期關注國外的魔幻小說,並將閱讀熱情擴散為翻譯熱情,首度將小說《魔戒三部曲》引介至台灣的朱學恆,就是以業餘 的翻譯個體戶姿態,在大型出版社以財力及主流眼光所把持的書市,利用網路平台經營出自己的文學路線。

網路的發達、部落格的盛行,發揮了號召同好、集結知音的效能,「業餘行家」的推波助瀾、前呼後應讓各個領域文化的更新加速,也呈現更多元紛然的面貌。群眾 外包的智慧凝聚幅度,顯然不僅止於檯面上的、已知的人士,也包括大隱隱於市、深藏不露的人才,名副其實的群策群力、眾志成城。

新時代、新思維
在過去的商業時代,群眾外包是不可能發生的,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,各種通訊工具的快速發展,讓企業與群眾、群眾與群眾間的連結,變得更加簡單與快速。企業 與顧客間的溝通不再僅是單向的銷售,顧客也不再僅是扮演購買者角色,它有可能成為生產活動的一員。這種雙向互動的溝通網絡,改變企業經營的思維,企業不再 僅是與同業在競爭顧客「口袋的佔有率」,而是應該更主動思考如何將群眾納入生產與經營活動中,藉此「俘虜」顧客,創造更持久的顧客忠誠。

本書作者舉了相當多的例子,雖然絕大部份的發生在國外,對台灣的者而言是相當陌生的。但若讀書能仔細閱讀、細細品嘗,仍會在經營觀念上的得到許多啟迪。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:「當顧客不再只是顧客時,全方位地善用顧客才是王道!」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藥局藥師藥廠 的頭像
    藥局藥師藥廠

    藥局藥師藥廠業務-三機一體

    藥局藥師藥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